闊得像夜也像光
訪談女詩人翁文嫻
作者:洪淑苓、涂書瑋 文字整理:伍紀蓁 圖片提供:翁文嫻
翁文嫻,筆名阿翁、不繫舟、翁襪鹿。生於香港,曾來台於 台灣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求學,香港新亞研究所碩士,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取得東方語文系博士。後定居台灣並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屏東科技大學通識中心、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等。翁文嫻兼學者及詩人雙重身分,致力於中/法、古典/現代詩學論述與實踐的對話、匯通,並在現代詩的批評、翻譯、編輯、教學、策展等面向迭有佳績。已出版詩集《光黃莽》,散文集《巴黎地球人》,詩學論著《創作的契機》、《變形詩學》、《間距詩學》,譯有法語當代詩選《閃躲-中途停靠-碎骨片:當代法國詩法中雙語選集》,以及是法譯台灣詩選《關於不忠:台灣當代詩選》(De L’infi delite: Anthologies de la Poésie Contemporaine de Taiwan)的編者等。
翁文嫻作為台灣當代詩壇獨具風貌的女詩人與詩學研究者,本訪談試圖從翁文嫻的成長與學術歷程、異地經驗、新詩創作與新詩策展活動,觀照其詩學建構的思索理路與觀念演變,進一步呈現其新詩創作之所以練就「渾成」、「深微」與「思想性」等特徵的具體生活側面。
現代詩的因緣──周夢蝶
若要追溯翁文嫻的成長與創作歷程,就不得不提到與周夢蝶的相識。還是大學生的翁文嫻,時常在每個週六午後,搬張小凳子,坐在武昌街口周夢蝶書報攤旁,聽著周公講談古今逸事、藝文掌故,或閒話認識的人與朋友。當時的她還特意為《還魂草》寫完眉批,至今仍留存著。
因為周夢蝶讓她體會到詩語言如何延伸至人性情感的深處,這樣的特質讓她幾近迷戀,如〈囚〉:「泥濘在左,坎坷在右/我,正朝著一口嘶喊的黑井走去……。」這樣的句法與意象轉換方式,影響了翁文嫻往後對詩語言「質地」的追求,也就是──古典的現代感。另外,翁文嫻在〈誰能於雪中取火──與周夢蝶對談〉(收於《創作的契機》)一文亦有提及,與周夢蝶的相識與相遇,到閱讀《還魂草》中〈孤峰頂上〉與後期《約會》等詩篇,從世事的平凡中見其神聖與光輝,也讓她體悟到何謂「紅塵中的佛性」。每一次坐在周夢蝶身邊,看著人群來去,一直坐,坐到斜陽攀上腳踝,然後,等待夜晚的落幕。
詩意追尋──新亞書院舊事
在台灣的大三暑假,翁文嫻短暫返回香港,在新亞研究所旁聽牟宗三講述《易經》。牟宗三能夠將中國的傳統國學,講得極具現代感,從此天地萬物的嘉祥之氣,縈繞於自身的世事歷練之中。
台灣師大畢業之後,翁文嫻重回新亞研究所,除了牟宗三,也師從另兩位新儒學大師唐君毅與徐復觀。誘發自台灣求學時期身對人文知識的種種概念思維感到困惑與徬徨的階段,在這裡,在新儒家知識系統的薰陶之下,使得「一切的矛盾與惶惑有了定點」。其中,翁文嫻跟隨徐復觀修習了《史記》、《漢書》,以及中國傳統文學批評《文心雕龍》、陸機《文賦》等等,並在徐復觀指導下完成碩士論文《李白詩文體貌之透視》。至今,她尤其醉心於徐師層層疊疊、寫在黑板上的筆記字,流露出中國文化魂魄的當代精、氣、神。翁文嫻回憶:「所有古籍在徐老師口中筆下,都變成最有肌膚感覺的當代文學,猶如那一層疊著一層的字,每一次都因為灌滿了他的血氣,引我們努力辨識、內化、激勵、驚嘆」(翁文嫻,2020:4)。
在新亞研究所就讀期間,亦結識了同在此處求學的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朱利安不但引介翁文嫻至法國巴黎繼續深造,其在《間距與之間:論中國與歐洲思想之間的哲學策略》提出的「間距」(l’écart)、「之間」以及後來的「去相合」(dé-coïncidence)等概念,也影響了翁文嫻觀看中國古典語法與西文語法彼此交錯、還原等美學與思維現象的方式。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五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