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物專訪 〉 洛夫

洛夫

創造一種真實的美是詩人永遠不變的追求

2017詩人洛夫訪談錄

訪談:朱介英

訪談序
很榮幸獲得台灣現代詩壇巨擘 洛夫老師應允生活潮創刊號採訪,先將洛夫的傳奇做一個簡單介紹,洛夫的作品為台灣現代詩打開一道輝煌的門戶,從戰後至今仍然高居詩壇王座的尊榮,意象鮮活、題旨多元,被尊稱「詩魔」封號,1954年與張默、瘂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歷任總編輯多年。作品被譯成英、法、日、韓、荷蘭、瑞典等文,並收入各種大型詩選,包括《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影響台灣現代詩壇甚巨。

洛夫著作等身,包括詩集《時間之傷》、《靈河》、《石室之死亡》、《魔歌》等三十七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七部,評論集《詩人之鏡》等五部,譯著《雨果傳》等八部。並獲多項重要的現代詩榮譽奬項,包括1982年長詩《血的再版》獲中國時報文學推薦獎、1982年詩集《時間之傷》獲台灣的中山藝文獎、1986年獲吳三連文藝獎、1991年復獲國家文藝獎、2003年獲中國文藝協會贈終生榮譽成就獎章、2004年獲北京「新詩界首屆國際詩歌獎」、1999年詩集《魔歌》被評選為台灣文學經典之一、2001年三千行長詩《漂木》震驚華語詩壇,2001年被評選為台灣當代十大詩人之一,名列首位。

洛夫的創作風格,早期受存在主義與超現實主義的啟迪,意象繁複濃烈,節奏明快多變。後期詩風蛻變,語言漸漸放鬆,結果其彈性反而增加,耐人尋味;但仍然保留了超現實手法所成的那種疑真似幻的驚奇,主題取材於生活,寄情於天地萬物,尤著重於對人生的反思,藝術已臻虛實相生、動靜皆宜之境,且能直指萬物之本質,窮究生命之意義。其心路歷程,也具體而微地體現臺灣現代詩的成長。

本刊在一個機緣下與洛夫在台北會面,徵得同意,以回顧早期創作時候的一些思緒細節,包括風格、時代、社會趨勢、理念、感悟以及詩人個人的體悟,對題材之揀選、對詩創作的認知與解讀等,做一個回溯;再以之與後期的創作詩風之轉迴與蛻變做一個比較,驀然發覺其實詩人心中,早有定見。經過詳盡訪談,洛夫將自己創作歷程詳盡地剖析,其終極目標自始至終並沒有改變,雖然在創作歷程中己經千迴百轉,但是正如他所說的:「一個詩人創作路線、風格的蛻變與一個時代的嬗遞和社會結構多元發展之變化當然有關,但不是絕對。我覺得詩歌,不管是抒情、說理或敘事,它的主要內容都具有永恆性的,譬如愛情、友誼(古典詩中尤多)、生命的意義與感悟、生命與死亡的辯證關係、宗教的終極關懷等,都是永遠繞不開的主題,再說,不論時代與社會怎樣變化,創造一種真實的美是一個詩人永遠不變的追求」。在方法論上,詩人也精細地剖析:「我這個詩學概念一則受到西方象徵主義、超現實主義的影響,更多的是來自中國古典詩歌意象的永恆之美」。本次訪談,洛夫精闢的說明與分析,適足以提供後輩研究者很明確的答案。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創刊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