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禪
談蕭蕭的詩學三層次
文:黃馨頤 攝影:本刊編輯部
自小成長於廣袤的稻野之中,數星望雲的農村生活、童年記憶,油麻菜花迤邐天邊的美學經驗,農人不耕耘即無收穫的苦命哲學,皆使其腳步沉穩,心胸開闊,使其眼光高遠,使其生命境界提升。因此,寫詩、寫散文、寫評論無不以尊重生命為主軸;是以了解生命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區域會有生命本質之同,在相同的時代、相同的族群也會有生命現象之異;因而喜歡臺灣文化的多元現象,接納世界文學的洗禮,欣賞傳統的古典氣質,也勇於嘗試現代的前衛風格。(蕭蕭,2000:1)
作家、詩人蕭蕭,本名蕭水順,民國36年生,台灣彰化人。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曾任教於中州工專、達德商職、再興中學、景美女中、北一女中,擔任教職五十六年,2017年7月從明道大學退休。先後參加過水晶詩社、龍族詩社、後浪詩社(詩人季刊),為《台灣詩學》季刊社社長。
蕭蕭一生致力於詩與散文創作,長期關注現代詩的推廣與理論的建構,也是現代詩教育工作者、現代詩評論家。著有散文集《來時路》、《太陽神的女兒》、《與白雲同心》、《放一座山在心中》等;詩集《緣無緣》、《雲邊書》、《凝神》、《雲水依依》等;學術論著《現代詩學》、《台灣新詩美學》、《現代新詩美學》、《後現代新詩美學》等,目前仍然孜孜不倦地創作,是年輕文青的表率。
這次以三個概念:空間概念、視界觀、禪的思維,作為主題與詩人的訪談,這三個概念也是蕭蕭畢生致力於創作當中 所含蘊與聚焦的書寫中心,做為訪談的主題,在一盞茶的時光裡探索他的文學創作與教育理念,獲益良多。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四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