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表演藝術 〉 與「後海角」對望

與「後海角」對望

當代台灣電影的復甦與文化現象

作者、攝影:羅珮嘉

台灣電影經歷20年的衰退與困境,於2008年《海角七號》出現空前賣座盛況之後,開啟了持續延燒迄今的復甦期。這段時間,台灣影業相繼出品不少票房破億的賣座電影,年產量也持續穩定成長中。不少電影史學家將2008年以降的這股國片復甦浪潮稱為「後海角時代」(2009~現在)。跟隨著《海角七號》所創下的5.3億票房紀錄(至今仍排名第一),片商與觀眾均對台灣電影重拾信心,其他如《艋舺》、《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賽德克.巴萊》等片更被視為同一時期的指標性商品,至2015年的《我的少女時代》達到新一波巔峰。這股後海角熱潮,被認為與80年代「台灣新電影」以及90年代「台灣新新電影」齊名,是台灣最新的電影浪潮(New wave)。

然而,與前兩段浪潮大異其趣,「後海角時代」指的並非真正在電影美學或風格上的革新,而是多部國片開始相繼走向市場、贏得票房與民心的轉變時期。因此,後海角並非像「台灣新電影」或「健康寫實主義」時期那般,引發眾多文獻及論述的探討。三十年前的「台灣新電影」在當時並未獲得票房上的勝利,而是其中的形式風格、敘事載體和文本意涵較獲得學術界和評論界的積極研究,多位導演的作者觀點依然被持續討論至今。反觀「後海角時代」被讚揚的多為高概念電影(即所謂大成本、高收入、高閱聽率……等等具企圖心的電影),那些深具社會反思或藝術價值的小眾及獨立電影則被悄然掩沒。一頭熱的現象讓我不禁思考,這次的熱潮過後,留下的會是什麼樣的影像價值?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創刊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