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散文 〉 恬

散文創作

作者:澄羿 攝影:陳潔西

曾經鍾情於躲在咖啡店裡兀自午後沉思,那個時候,台北有許多風格不同的小餐飲店,價位親切,不屬於星巴克之類的知名連鎖店,店內沒有寬頻上網,而我的行動電話加上電池,厚度相當於一塊正宗的三明治,如此大塊頭的通信器具,注定暫時當不成小市民的必需品,即便是俗稱BB-CALL的呼叫器,也多半屬於業務人員的寵兒。我在咖啡店或紅茶店裡偷閒,哪怕思緒飛到織女星,夢想落戶到退休後的歲月,完全沒有被干擾,「奪命連環叩」這個詞與我無緣。

那時的工作是真正責任制職場,薪水中庸,工作 分量合理,只要完成階段任務,不需要待在辦公室裡「坐牢」,老闆不會追問我是不是去了火星,為何一、兩個小時不見人影,而我之所以能夠大幅度壓縮工作時間,效率高得令老闆肅然起敬,主因是我屬於少數擅長運用電腦的財務人員,是的,那個時代的電腦算是挺奢侈的設備。

儘管視窗系統已經問世,但小公司不捨得花錢買套裝應用程式,市面上也有幾款像樣的中文軟體,黑底白字的DOS系統仍是主流,而我自己設計客戶資料表,隨時掌握六百家客戶的帳務情況,別人兩個星期才做得完的工作,我三天就能完成;無論徒手記帳還是電子記帳,資訊爆炸前的世界再怎麼忙碌也亂不到哪裡去。

那時候的電腦是工具而非玩具,扼殺時間的電子遊戲貌不驚人,吸引力有限,一進入深似海的社群網站也還只停留在幻想階段,所以我到咖啡店小坐時,最多帶著行動電話與紙筆,即使後來出現了筆記型電腦,我也不認為帶著它去喝下午茶是什麼美事;好不容易可以抬眼看看陽光,看看綠樹,何苦再與電路板死死糾纏?到了智慧型手機時代更不用說了,一不留神就會將個人行蹤暴露給莫名其妙的傢伙,「找不到你」、「已讀不回」儼然成為一種新興罪名,出門不帶手機彷彿扔掉了除厄護身符咒似地,令人坐立難安,這樣一來到哪都不再有真正的閒情逸致,就像那些消失的咖啡店與紅茶舖,「恬淡」二字離自己越來越遙遠。

當然,想要獲得愜意的閒暇時光還是有辦法的,我朋友特別喜歡出國旅遊,幾乎每年都會安排長假出遊,但我並不羨慕,因為我喜歡「輕量型」的片刻悠閒,不需要揮霍大筆金錢,不必大幅度提前趕完工作進度以便請得假期,不用拖著大行李箱還得提防偷兒賣弄妙手,我偏愛不滿百元就能打發的佔位成本,傾心於三天兩頭就能品味一番的午後恬靜,最好隔三差五便可換個窗景欣賞,更重要的是,完全沒有浪費金錢、虛耗光陰的負疚感。

訊息流通帶來夢寐以求的好處,也帶來陰魂般防不勝防的掠奪,私人空間、私人時間不斷被蠶食,老闆不分晝夜、不拘假日都能厚著臉皮逮住你交待工作,這還只是個小麻煩,當我在搜尋引擎找到某位根本不會上網的老人家,而且看見老人家偶爾使用的化名,我就知道自己單方面維護私人寧靜根本沒有用,別人總會有意或無意地出賣你的私人軌跡,導致總有人主動要為你安排存款去向,宛如你的財務大臣;如果你是單身,就有陌生人邀你參加聯誼,即便他連你是圓的還是方的都不清楚,你拒絕他們的時候還必須禮貌得體,畢竟你不能確定得罪什麼人會有什麼後果。

早期我不在會顯示IP位址的論壇留言,不是因為IP位址能透露多少訊息,而是看出論壇設計者對資料庫安全的輕忽,現在顯示IP反倒成了督促網友為發言負責的機制,足見過度方便難免令人越來越隨便,以前只有親近的人可以困擾你,現在隔著千山萬水的陌生人都能輕易毀掉你一整天的好心情。從前我喜歡追隨資訊的發展腳步緊跟前進,因為它會讓人工作效率倍增,享有更多私人時間;現在我反而樂意與科技稍微脫節,例如不使用個人臉書,公務臉書所有的設定都與個人無關,所以我的手機一向比別人端莊,不會叮叮咚咚地聒噪不休。

如今坐在星巴 克這類的咖啡店,完全找不著以往的恬適;由於聯絡方便,不管是不是閒人都會進店小坐,難有真正的「離峰」時段。人多事就多,講電話、敲鍵盤,甚至比在辦公室裡更嘈雜,再美好的時光一定會被攪混,再合宜的境界也會遭玷濁。學會挑出優點來觀察,倒也是一種趣味,至少目前在台北街頭向小攤販討價還價的時候,不用懷疑是不是有無數鏡頭捕捉,並記錄我們的生活片段;或者有一雙自詡天網恢恢的眼睛正透過監視器臆測哪個路人是通緝犯,所以我還是頗慶幸當前有限的自在,大不了暫時將手機調成靜音,浮生片刻清閒仍然能夠手到擒來。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八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