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創作
父親的菸癮
作者:王景新 攝影:蘇瑞琴
縱覽中國悠悠5000年歷史,1949年乃前所未有,而未來也難再續相同流離際遇的年份;上百萬人民匆匆逃難般大遷徙,原鄉一去不回,多少骨肉離散,就此兩岸遙望不可得見;多少容顏40年後再會,早成一幀幀墳上黑白照片。父親亦是其一,不可逆大時代裡的小人物,是幸也是不幸。
幸運之處是,台灣醫療水準與生活環境優於中國大陸許多,他的哥哥、姊姊與弟弟陸續先他走了好幾步。回青島省親,父親把半生於建築工地辛苦攢來的積蓄,砸一大半修砌祖墳,基本三大件、五大件,連帶打了好幾面金牌贈予初次見面的姪兒、甥兒等親戚,企圖填補那一段恆長的中斷與空白歲月。十多年前倒扁紅潮之際,七十好幾的父親從沒有缺席,頭綁紅布條、走上街頭抗議,聲聲口號喊得比我還響。
不幸是,那許多訴之不盡的離鄉愁緒與養家壓力,除了偶遇老鄉可以稍微排解之外;大多時,父親和慣抽白長壽的外公一樣,選擇將指間點燃,差在他點起的是一支支黃長壽。
母親記得甫嫁過來,家裡客廳茶几、地板盡是菸蒂、瓜子殼,費了她一番氣力才整治乾淨。陳伯總多次耐心勸諫他:「為了你的小孩,不要再抽菸了。」
我抽的第一支菸正是黃長壽,揣著嘗鮮的心,跟哥哥共謀偷偷拿父親的菸來點。一入口直覺苦嗆逼淚,心中十分不解怎麼會有人抽這種壞東西?哥哥竟然頗有天分,一試便上手。
老菸槍已經代表父親的符號,值我國小時期,經過診斷,醫生宣佈染上開放性肺結核。服藥癒後,父親某天突然興沖沖對全家人高呼:「我要看我的兒子討老婆、生孩子,這菸不抽了!」還真的仿若今之古人般言出必行,那天起,不再點菸,一戒20載;連抽屜裡的菸斗、濾嘴也一併棄置,不留後路。反倒是哥哥卻養成習慣。好一陣子職場失利,常問父親要買菸錢,一旁的我看了只覺窩囊。心中暗自起誓:少有凡人禁得起考驗,最好離成癮物質遠一些。
戒菸後,父親甚少咳嗽、少痰,整個人也圓潤福態了起來。我大學畢業典禮那天,應邀觀禮,同學一見他,直說:「你把拔好可愛喔。」畢竟還是辜負先父的菸癮,沒能讓他及時做爺爺;不過,能作為戒菸的緣由,誰說不是另一種圓滿?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九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