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霧中走出來的詩
劉梅玉詩集《耶加雪菲的據點》
文:白靈 圖片提供:劉梅玉
跟其他地區不一樣,馬祖這座島嶼產生的詩人或藝術家,是更接近哲人的;至少在劉梅玉詩中我們看到她對生命不確定感的探索,與這座島的景致和命運緊密連接。由於霧在景物間恍惚移動,使原有的完整轉化成為模糊、不連續,此時究竟完整是真實或不完整才是真實?是瞬間之美,還是一成不變才真實?成了可不斷探究的課題,而且自第一本詩集《向島嶼靠近》就開始了,如〈不連續〉一詩的片段:
完整是一種神聖儀式
必須把盲目穿上
……
房子與屋瓦互相尋求
正確又完整的拼圖
對於完成
我們所知不多又無所不知
……
真實是包裹著糖衣的詭計
費盡心思
要打亂懷疑和不連續的完整
必須穿上「盲目」,才可把「完整」視為一種神聖儀式,意味「完整」根本不可能。正確又完整的拼圖既不存在,那麼對於「完成」我們就「所知不多又無所不知」,指沒有真正的完成可言是顯而易明之理,何苦窮追、逼問其面貌?如此一來,「真實」就得「費盡心思」、「包裹著糖衣」,去打亂對「完整」仍存有幻覺之人;但又何其難也,因到末了「真實」會被視為破壞「完整」的詭計,「真」被視為「假」,「假」又被視為「真」,於是只得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了。
這首詩可視為劉梅玉的生命觀、世界觀,也是她後來所有詩作的底色或基調。她探問的不是風景、房子、屋瓦、人生景觀、乃至婚姻儀式的是否有完整的拼圖、被完成的可能等等。她探問的不連續並非景致,而是世上一切事物的更根本的荒謬,以及被人為乃至大自然操弄錯置的表象擺佈我們一生,那是非常後現代、是非本質,甚至於無本質的,而我們的一生和歲月便被「異化」地漂浮其上、無以抵抗,被浪費其上。想想馬祖戒嚴中虛假的繁榮、解嚴後還原的荒涼,其子民這一甲子前後命運變化、起落和角色的無奈,軍事據點搖身一變成為可以喝咖啡和住宿的休閒場所,悲劇荒謬一如遊戲,卻轉瞬間即成眼前的事實了。如她所說的:「時間的遠方充滿未知與不確定,好像一切滋養都是被武裝的,我們向著不可逆的時光走去,但心中充滿了疑義。」如露如電、如夢幻泡影的無常,使詩人不能不成為哲人。
Done day,I’ll becoming a remarkable artist in calligrapher and painting.....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九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