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布頓散記一
溫布頓.我的第二個家
一千隻螞蟻爬上心頭
作者、圖片提供:李若羽
這裡是英國西南角的小鎮溫布頓(Wimbledon),網球的代名詞。1877年開始溫網以夏日園遊會的方式舉辦;從過去僅有幾百名觀眾的球賽,到現今每年都湧入數十萬人次,創造數十億台幣營收,消耗約兩萬八千公斤草莓及一萬公升鮮奶油的網球聖地。它是網球界歷史最悠久、最高榮譽的殿堂,造就也見證了無數叱吒球場的舉世巨星。
一千隻螞蟻爬上心頭
每到花木扶疏的春末夏初,從車站前的立牌、百貨公司的櫥窗、到超市的各個角落,整座小鎮就會悄悄地被所有與網球有關的一切宣傳海報以及周邊商品佔領;綠色與紫色是溫網的代表顏色,自然而然地成了我所念的國中女校的校徽的顏色。學生們每天早晨披上寬大的紫色西裝外套,雖身為少數定居於此地的台灣家庭學子,也成了溫布頓的一員。另一個能夠代表溫網的顏色,非白色莫屬;碧綠的草皮球場配上運動員一身潔白的穿搭,格外襯托出英國紳士、淑女們,色彩各異、輕鬆卻不失莊重的打扮。我雖沒有親自觀賞過溫網賽事,每年卻都很喜歡在夕陽餘暉的慢跑時分,刻意繞過去湊幾分熱鬧,觀察著遊客們如何紮營度過排隊的日夜,期待著購票進場的那份喜悅;享受著被數十種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語言包圍,心中暗忖著中文也擠入那 擁擠的話語群中的情境;心裡偷偷覬覦著大家手中香甜又略帶微酸的鮮奶油草莓,甜甜的感覺如一千隻螞蟻爬上心頭。
穩健的生活步調
賽季結束後,就如褪去胭脂水粉般的淡雅,相形之下,真實自然的景致反倒多了一份親切感。少了遊客,人來人往,卻多出了四季更迭當中,向此地訴說喜、怒、哀、樂的眷戀。溫布頓的日常,夏日有和煦陽光的寵溺,秋日有腳下喀喀作響的楓葉,伴著我的腳步踏上前往學校的道路;猶記得四年前那個傍晚,因父母勤務緣故,舉家遷居至這個小鎮,頭一次我們一家四口踏上歐陸,一路拉著行李沿著筆直、舖有紅色地磚的道路前行,雖然覺得有點費力,卻被那股油然而生的新奇感震懾住,驚訝之情溢於言表,緩慢而行,一刻也捨不得輕易忽略這幀優美的風景;那一陣子我們總會尋找機會,搶著出門採買,以便多偷幾分時光和這個美麗的小鎮相處。在這兒落腳,近幾年來漸漸發覺此地堪稱是完美的住宅區;—來在地理位置上,溫布頓離倫敦市區只有十五分鐘車程,卻又不會過於僻靜,餐廳、綠地、圖書館、百貨公司、健身俱樂部,乃至公私立小學到高、中級學校應有盡有,走路五分鐘,更可到達五種以上不同品牌的英國超市,車站一出來轉個彎,便是溫布頓的地標性建築 ──以中央球場(Centre Court)為名的購物中心,大片透光玻璃和流線型屋頂設計,形成了亦剛亦柔的有趣對比;這裡沒有高樓大廈,只有標準的英式平房,乾淨俐落的建築線條,透露著穩健的生活文化,與大地同色系的混凝土街屋,配上商家的各式招牌點綴,勾勒出了繁而不雜的街道景 致,倍覺溫馨。
多挪出一片記憶體給它
溫布頓的美絕不僅止於那網球聖地的光環,它的真正魅力在於初來乍到的新鮮感褪去後,所散發的安寧、溫馨感,以及始終如一的活潑、明亮氣息,一見面便深入潛意識記憶,彷彿曾經來過,又相對陌生;原想生活在這個異鄉,不敢預期會有甚麼際遇;出門離家時,在行李中多塞進一些故鄉同學的照片,以備在磨合期間填塞心靈的真空,如今把自己埋進全新的環境,很快地挪出另一片記憶體,提供安裝這份美好經驗,增添了幾分充實的感覺,看著照片中老同學們歡樂與調皮的笑容,再面對異鄉新學校,周圍陌生卻友善的臉孔,心中有些忐忑,卻也有些雀躍,至少這是首次把自己融進溫布頓時的感受。在溫布頓生活了四年,我很確認,它是我第二個家。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十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