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散記
齟齵不已的巨人:愛丁堡途中
作者、攝影:鄭甯
走過倫敦市區中的著名觀光景點,從東邊的倫敦大都會,搭乘世界最古老的倫敦地鐵(London Underground),酷似錯綜複雜的下水道系統,故有「管路」(The Tube)的英文別稱。回溯19世紀就能建造出這麼複雜的大眾運輸系統,這個交通系統開通那一刻,想必轟動全球。基於這樣悠久的載客歷史,所以不像現代地鐵那樣服務周到,在老舊而鮮少電梯的車站裡面,我們一家磕磕絆絆、推拖拉拽著與身形顯不成比例的行李箱,顯得狼狽。心裡不禁嘀咕著,處於這樣先進國家的基礎建設裡,卻只能認命地「一階一街」地在地下好幾樓層來來去去,倒不如地面上一個一個街區方方正正對位搜尋,可以想見複雜程度絲毫不遜色。
拿著在機場已經儲值過的牡蠣卡(Oyster Card)經過狹窄的感應票口匝門,瞥見旁邊一名身手矯健的青年雙手一撐,輕飄飄地躍過高及胸膛的兩扇柵欄,詫異的我還是收斂起略驚愕的眼睛掃視四周,眾人見狀卻沒有人多說隻字片語,可能是屢見不鮮罷。不過細想一下,動輒幾英磅的車票似乎有夠大的犯罪誘因,或許那些人總有法子輕易規避高額的罰款,不時來抽查的檢票人員我是一次都沒有遇過。太多時間分心,步伐在疾馳的電扶梯上加速,工業化的地下隧道,還有像龐畢度中心的後現代主義風格設計,人們出的出、入的入,下意識的縮了縮頭擠進相對低矮的車身,像極了在地底下攒動的時空膠囊。空氣漸感稀薄,冬季是熱暖爐,夏天可就是蒸汗箱。
倫敦的顏色
在這個大城市兜兜轉轉了幾個月,只記幾個好記的站點,國王十字車站(King’s Cross)是其中一個,它是重要的地鐵轉乘站,連結黃色的環狀(Circle)、北線(Northern)、維多利亞(Victoria)等5條地鐵路線,也是重要鐵路樞紐,包括我最愛的歐洲之星國際列車,它的終點站聖潘可拉斯站(St. Pancras)也設於此。大大小小的歐洲各個國家以陸運交通為主,在這近30公頃的幾方土地內,設有常態海關,作為少數幾個沒有與其他國家接壤的歐洲國家之一,它必須把關這個與歐洲大陸連結的門戶之一。歐洲之星這一貫穿海底隧道的列車受到英國人民與許多歐洲普羅大眾喜愛,甚至擄獲長年居住於遙遠的太平洋沿岸的我;在英國近1個月的時間裡,深刻體會到鐵道運輸對於西方國家的重要性,許多旅行社推出歐洲鐵道之旅的套裝行程,宣稱搭乘各式火車玩遍歐洲各國實非溢美之詞,當然我絕對警惕自己,護照得隨身保管好,以備不時之需。
這裡的一切都是新鮮的,四處張望,每個人的一舉一動總讓我放大眼睛檢視,像拿著放大鏡的福爾摩斯般一一瞅清楚,只要有一點點的蛛絲馬跡都可以推理出精彩的原委,關注一點點的枝微末節不只出於在異地多幾分機警,更像是嬰兒般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
秋意瀰漫的倫敦,在我這個異鄉人的眼中,福爾摩斯就是這座城市的縮影,紳士般隱晦的存在;一把傘、一件風衣,黑色皮鞋以及那獨一無二的絨毛氈帽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標準配置,它反映了氣候、更展現了這座城市的「個性」。但請別責怪這裡的人總是把天氣掛在嘴邊,或是劈頭就問你這個無聊的話題,就像我們會問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就當漫不經心的禮貌性問候,不經大腦過濾的反射動作語言。
「細雨濛濛」很適合形容倫敦,10天有8天都在下雨,卻也不像台灣夏季午後雷陣雨般大雨滂沱。水氣從街道冉冉升起,這種自然現象不同於當前大多數新興工業化國家面臨的霾害,英國早在半世紀以前發生的1952年倫敦霧霾(Great Smog of London或Great Smog of 1952)在這塊土地上提早敲響了警鐘。霧氣瀰漫的街角,沾染些多樣的奇特思緒,北太平洋暖流隔著幾英里的塵土直教人眼角濕潤起來。灰!眼前一片灰。「灰」是倫敦的顏色,黑裡透白,白裡泛黑,抹上水墨,濃淡深淺地圈圈點點,像極了太極,陰陽揉合;留白或塗黑之間總會留點餘地,留個念想,儲存在腦葉裡,偶爾翻開把玩,依舊是那個夢想中如詩如畫的聯合王國。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十三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