啜飲一座城市
作者、攝影:嚴寒
隔夜簷滴杳然
舉杯的人 在雨後
呵護自己日漸縮小的靈魂
隔著窗牖
數落著晚歸的腳印
啜飲一座城市
咖啡香味瀰漫記憶的深谷
落葉總飄落地面
而溫柔卻四處散逸
究竟是抉擇改變因果曲線
還是因果主導抉擇的移動方式(註1)
宿命啊 你是隱性的常量
你無所在 無所不在
編織的女子
移動筆尖
勾織著點陣般的風雨
在汪洋中著床
一排排齒痕 順著灘岸隱沒
向記憶的袋口
行星逆向而行
會再度逆轉回來
寒夜遺落夢境
依舊隨著清醒逸去
位置不是重點(註2)
牽絆才是關鍵
感傷是一種內循環
故事則是外掛程式
過去都在 未來也會一直都在(註3)
只有現在視而不見
註解:
註1 .此句借托自《重力簡史》名句:「物質能改變時空的形狀,而時空的形狀又主導物質移動的方式。」(Chown, Marcus. 2019:006),商周出版,台北市。
註2 .原文:「當物體繞著其他物體運轉,位置不是重點,質量才是關鍵。」(Chown, Marcus. 2019:006),商周出版,台北市。
註3 .Gleick, James. 2018:191,《我們都是時間的旅人》(Time Travel),中譯:林琳,時報出版,台北市。
附註:
所謂「量子新詩」概念,來自James Gleick在量子力學的著作《我們都是時間的旅人》中一句名言:「在某物質瓦解崩毀之前,不會有人說它是『古典』。」(Gleick, James. 2018:137)意思是說每一種文藝思潮在成為權威「典範」之後,會以威權的「古典」之名雄霸文壇一段時間,當典範的更新速率趕不上時代的腳步之際,便會成為阻礙新思潮成長茁壯的框架。許多藝文的世代轉換歷歷在目,被稱為「古典」的傳統價值,不多久便會隨著新崛起的典範取代而傾褪。此處所發表的「量子新詩」只是作者嘗試著站在傳統基礎上,另外尋覓出一條新的、人跡罕至的道路,延續傳統現代詩的新方向努力。
現今的科學發展已然走進量子力學時代,新的量子物理觀念其實已經超越古典物理的認知範疇,量子物理已經出現許多理念足以解讀古典物理所無法參透的答案,就21世紀的腦袋而言,大多數藝文創作者仍然逗留在傳統理念裡徘徊,Paul Davies & Julian Brown在著作《原子中的精靈》中指出:「我們的腦是在古典水平,而非在量子水平中運作。」(Davis, P C W. & Brown, Julian R. 2021:175)。
在此強調,為避免被「量子新詩」這個陌生名詞所迷惑,讀者們只要抱著欣賞現代詩的感性態度去感覺它,它與傳統現代詩並沒有差異。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三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