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賞析〉 假課本,真創作

戲仿創作析論

假課本,真創作

──《國文2.中》(楊鏘鏘編)評介

作者:周丕邦

蛤!這是國文課本?乍看幾可亂真,細察啞然失笑。
延平中學的楊鏘鏘同學發揮創意,聯合另外幾位同學利用課餘時間編纂了一本《國文2.中》──KUSO的「國文課本」(本來國文課本只有上冊或下冊,這廂卻虛構了一本中冊,從封面書名的排版設計看上去也是順便用「2中」來暗示「中2」的效果吧)。
從目次上看,全書大約有8、9篇課文,不過第一篇就是「第709課」,之後還有「第π課」、「自.學.λ」等。翻到第一課,便是楊鏘鏘撰寫的〈有趣的中國文字〉。本課的正文竟然只有一個「字」:

   

 

這個連體字當然是楊鏘鏘同學依照「招財進寶」那個 「字」的造字法自己生造的,只是還指定了讀音──顯然是「扯」的

諧音──令人想起霸氣的武則天造出一個「曌」字武斷地要它念做「照」。「註釋」中對這個字的釋義為:「沈奕睿愛張侑達。」原來是開了個好朋友之間的玩笑──沈奕睿和張侑達是班裡的另兩位同學(也都參與了本書的編輯和「課文」撰寫)。玩笑的精神當然貫穿了整篇「課文」。

「問題討論」部分的第一項是「您覺得此字的筆劃順序為何?」反而令人對這個複雜的連體字更加感到無從下手書寫。「應用練習」的第一項是「此字為幾個字的連體字?(A)三(B)四(C)五(D)六字」,四個選項中,偏偏沒有正確的答案「七」。可以看出,這本「課本」的學習要點聚焦於對原有國文教育規範的某種調侃。

在「鑑賞分析」的部分有一段文字:「據作者說明,此字為當天下午數學課,因教師教得甚無聊造了此字。」有意思的是,楊鏘鏘同學其實是個理工男,數學科目是他的強項;反倒是國文科目成績不夠亮眼,便經由這樣的奇招,推出一本能夠提升同學對國文課興趣的搞怪作品──卻甚至很難界定為文學還是藝術作品。

除了楊鏘鏘同學撰寫的兩篇之外,其餘的「課文」出自其他四位同學手筆,但都有類似搞怪甚至惡搞的風格。比如皮蛋(辜允騫同學筆名)的〈數學記趣〉用文言文的形式描繪調侃了一位數學老師和數學課,充滿了無厘頭的樂趣;芋頭(李昱辰同學筆名)的〈記畜園遊〉則通過對生物課的想像,將外文音譯混雜到文言文的記敘中;吉米西(高一屆的陳俊羽學長筆名)的〈俺是陳國人〉僅兩行貌似古詩,亦是音譯英文詞語造成陌生怪異的效果;而滴答(曾宏瑜同學筆名)的〈鬼扯師語寶典選〉則置於另闢的「語文天地」欄目,模擬詞典的格式,蒐集了幾個(平時在班裡流傳的)數學老師的口頭禪,但在「用法」、「例句」、「出處」等項目下竭盡搞笑之能事。

這些「課文」的蒐集和編纂還經歷了徵稿的過程。先是楊鏘鏘同學寫出了第一篇「課文」,在班裡爭相傳閱之後,不少同學也紛紛寫出了仿傚的作品。這促使楊鏘鏘和他的幾位班級好友決定編集這樣一本「課本」,並以徵稿的方式徵集更多的「課文」。徵稿公佈後,投稿十分踴躍。最後經遴選出最合乎整體風格的作品後,選定了目前的篇目。

封面裡的「編輯要旨」赫然寫道:「一、本版教科書依據清宣統年間台澎金馬自由地區宗教幻術部發布之『鬼扯蛋教科書編輯綱要』編輯而成。」編者同學們還虛擬了一個「單尼爾文教事業股份無限公司」做為出版機構。可以看出,一切都在形式上煞有介事,卻又在內容上荒誕不經,二者之間形成了顯見的張力,表現出當代美學的戲仿或諧擬(parody)精神。

假課本的搞怪,體現的是真創作之歡樂。《國文2.中》也展示出巴赫金所說的狂歡(carnivalesque)精神,將國文學習在「除聖」或「脫冕」的過程中推回到遊戲的藝術源頭。因此,本文標題中的「假」也可理解為「假借」的「假」──借課本的形式來表達對開拓國文學習樂趣的探索。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四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