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雜文〉 滴不盡,蕉窗雨

滴不盡,蕉窗雨

作者:水晶 攝影:樂山

若要問我,在世間,最讓人感到傷情的,是 什麼?
我會回答:是時間。

若要再問,浮世囂塵 裡,最美的,又是 什麼?
我會回答:是星光,和雨聲。

承自雲天深處的迷濛水色,無論落向何方──灑落寒池,滴入秋窗,抑或潤澤了春草,都彷彿會輕喚心中的鄉愁。
然而,該在何處聽雨,才不辜負了這參差天籟?

古典園林 裡,文人愛在窗前種下芭蕉,收藏四季的雨聲。於是,古人就有了這樣的聆雨經驗──雨打芭蕉。在傳承久遠的箏樂流派「客家箏」 裡,真就有這麼一支箏曲,名喚:《蕉窗夜雨》。

「窗前翠影濕芭蕉。雨瀟瀟。……夢入故園,山水碧迢迢」。就似這闋詞的詞境,古箏曲《蕉窗夜雨》,除了蕉葉、露雨之靜逸與詩情,走過流離歷史的客家民族,把他們的鄉愁,也寫進了琴弦。

千年前的唐朝秋晚,巴山夜雨如潮,詩人李商隱獨坐窗前,思緒也如潮。謫居四川的他,歸期難卜,生死茫茫。友人問起:「 什麼時候,你才能回來」?

李商隱沒有給朋友答案,卻只銘記那離鄉的夜,燭影曳紅,窗畔宿雨盈滿了秋池──「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雨似珍珠,奏響飛聲泠泠。一陣陣雨煙迷離中,浮華退隱。天與地,都變得好近,也好靜。靜得彷彿能與內在最深處的自我對話。

回憶如魚穿梭,往事都似沁透水痕。而透明流絲間,也總像是潛伏朦朧未解的 什麼,若隱若現。浮遊遠天的雨,鎖著天空記憶,卻星光般,紛然墜落,播灑人間。也從此,攜帶了塵世行走的泥濘斑駁,輪迴和傷。

窗畔望雨的李商隱,在那水之旋律 裡,心魂是不是能如客家民族的蕉窗聆雨,隨雨而泅游,洄溯歸鄉之路?或者,詩人將遠憶起雨的前世,白雲深處,那曾經澄明清瑩的,遙遠天光?

淅淅而落的雨,對我,那是怎麼也聽之不盡的──音符與詩。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四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