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藝文評論〉 假面閨蜜

假面閨蜜

淺論知鹿詩作

作者:曾恕梅

鹿角蕨的倒影
水晶樂響起
走進
和平宣言上的綠色字體
拔除芥蒂

在天氣不晴朗的那天
薔薇與圓葉浦葵緊靠著躲雨
懼怕彼此刺痛
距離顯得小心翼翼

曾劃傷的食指
摘取雜草前探聽刺客芳名
路徑顯得小心翼翼

待天氣晴朗的某天
極力說服意外發生的曾經
沒有存在陰謀之說
藉口說得小心翼翼

語畢
摘下面具
音叉竟顯得有些刺耳
不能說的秘密──打開(〈假面閨蜜〉,知鹿)

鹿角蕨、薔薇、圓葉蒲葵,情愛裡兩個人是戀愛,三個人就是桌遊的窘迫場景。一場我愛你、你愛他的曖昧戲,詩人透過一百三十七個字,以三幕劇開始、衝突到結局,透過五個段落,揭發秘密。

第一段是開始;鹿角蕨在戶外,有陰影的環境較適宜生長,詩人卻透過倒影的暗喻,揭露太陽下沒有什麼新鮮事。儘管純淨的水晶清淨音以及和平宣言,都讓綠色這樣出軌的色澤,告知了埋下的微小懷疑,注定成為無法剔除的芥蒂。

第二段到第四段是衝突的刻畫;詩題中的閨密,在這三段中登場。「薔薇與圓葉浦葵緊靠著躲雨」這句揭露了兩人相互相依的曾經,背叛者已經不能再坦蕩面對著自己的友誼,只能開始一連串的小心翼翼。

衝突是每一個故事最撩動讀者的刻骨銘心,詩人運用三次的隔段類疊手法,以「距離、路徑、藉口」三個層次,一步一步揭露,最親密的友人離心的證據。

所有的關係連結都是從距離的遠近來丈量情感濃淡,當身體距離已經需要刻意維持社交禮儀,凸顯了信賴感已經裂開有了縫隙。在第三段的「曾劃傷的食指」輕淺描述,卻幾乎已表露出撕破臉的悲憤;但是一個微妙轉折為「摘取雜草前探聽刺客芳名」,如同再次開脫爭取最後的信任,都是意外和不小心,我們的關係依然保持通暢的對話途徑。

第四段開場白「待天氣晴朗的某天」,回應第二段詩句中躲雨的天氣,但此雖然太陽暖和,可是鹿角蕨下的影子也不可能有任何熱情活力。直白好天氣的陳述,舖陳出古典詩詞意境裡「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體悟到人間蒼涼的箇中含意。

第五段是三幕劇的結局,詩人在給予讀者三段的糾結之後,透過三句話,從動作進行「語畢」、「摘下面具」讓戲劇張力持續飽滿,又再透過首段特別引用水晶純潔的聲音出現瑕疵,產生的刺耳破裂,宣示了閨密的美好已經完全碎裂。

植物學的巧思、聲音的連結、三幕劇緊奏串聯,關於愛的謎題,其實唯一選項僅有兩個人的空間,三角拉鋸,終究注定走向別離。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八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