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雜文〉 漁唱

漁唱

作者:宇文正 攝影:嚴寒

L花很多時間整理他的音樂收藏,放在雲端,還開放給我分享。我注意到除了大批的古典音樂之外,也有一個民歌專區,包括早期的楊弦、楊祖珺、胡德夫等等,問他最喜歡哪位民歌手,他說黃大城。喜歡他的〈今山古道〉,〈彌度山歌〉,「黃大城在大學時期也是合唱團的,唱Bass,有點聲樂基礎。年輕時常唱他的〈漁唱〉。」

〈漁唱〉,靳鐵章作曲、作詞,是我上台表演最喜歡選的一首歌,有遇見知音之感。為什麼喜歡〈漁唱〉呢?我總覺得唸中文系的人,或多或少都會受一點道家的影響,無論世事如何瘋狂,無論在各種事務上的立場為何,我們都會有另一個淡然的視角觀照世界,生命觀會平和一些。〈漁唱〉就是一首能安撫我心靈的歌,十六歲的我,讀著《三國演義》,唱著「滾滾江水東流,洗去塵勞憂傷」,有一顆淡定的老靈魂已駐守下來。L也是的吧。

L是我大學同班同學,畢業多年之後我們在臉書上結交,互動也許還較大學時多些。我是轉系生,可能少了大一菜鳥的革命情感,始終是中文系的外來人口。我寫《我們的歌》系列,喜愛音樂的L常來留言,令我驚喜,有一天問他,可以採訪你的音樂故事嗎?L說,隨時來台中找我喝酒吧。

我們沒喝酒,倒是喝了很好的咖啡。懂酒、懂咖啡、懂吃、懂音樂,畢業多年,我才開始認識我的大學同學L。

L聲音低沉渾厚,是那種光聽嗓音就覺得這人該跟音樂有點關係的音質,果然他還參加聖樂團,那是東海歷史悠久,最知名的社團。

聖樂團的時光對L是珍貴無比的,「從撫平失戀的傷痛到後來在大專教書,樂團的訓練讓我講一天的課喉嚨也不累……。」我說等等,我聽到了關鍵詞,「失戀的傷痛?」我只知道L畢業後娶了我們系上很出鋒頭很優秀的學妹,並沒有他失戀的印象。怪的是,L說連他室友都不知道的。

我想人本質上都是孤獨的吧,都帶著與世界格格不入的心事。L卻劈頭就告訴我:「我高中讀再興讀了四年。高二留級,念了兩年高二。」
大學的時候,L算是班上我稍微熟一點的男生了,那時他也絕不會開口跟我說留級過的事,男孩的成長,不容易吧。他說高中時最喜歡唱〈漁唱〉,我想像他獨自一人唱著「茫茫滄海中,有我一扁舟,碧海藍天為伴。啊,我隨輕舟航,航向海天會,海鷗輕風為伍,我把網兒拋撒……。」那時的他,在挫折苦悶裡拋出一張什麼樣的網?

「那時我就只喜歡生物,其他課都不是那麼認真。本來想去考丙組,也參加學校的科展拿到第一名。留級以後,新的導師是蕭蕭,我跟他混了兩年,於是走向了中文系……。」

「是我認識的那位,詩人蕭蕭?」

「是的,受他的影響,轉向文學發展。」

「所以你比我們同屆大一點?」

「對,你們是五二尾、五三頭,我是五一尾,天蠍。天蠍尾,毒得很。聽我講話就知道。」

我不好意思點頭說:我知道。

L留級後,不想去見以前的同學,跟新同學又不熟,心裡難過。起先跑教會,去天主教聖三堂。高二寒假,教會在徐匯中學舉辦一個領袖訓練營。在領訓裡,認識了Karen。「她唸靜修女中,叫她K吧。K家住中部,在梨山種水果。從國中就到台北唸書,那時住台北學苑。雖然一樣是高二,還小我一歲,但是她從國一開始就一個人在外生活,必須去適應周遭的環境。可能每一年都要跟不同的室友相處,就比較成熟,懂得世故人情。高三準備考大學,她說我們不可以見面,只能寫信。」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八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