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雜文〉 餐桌風情畫

餐桌風情畫

作者:艾莉貓

我們一家人喜歡旅遊,尤其熱愛飯店的buffet。比起每天在家倉促單調的麵包牛奶,孩子睡眼惺忪、媽媽三催四請、爸爸囫圇吞棗,這無趣的早餐起手式,buffet的無限選擇令人見獵心喜。

飯店準備精美豐富、囊括各國美食的早午餐:五彩繽紛的生菜沙拉、柔嫩滑順的美式炒蛋、自助式川燙擔仔麵、烤得香噴噴的日式飯糰、新鮮豐富的清炒蒔蔬、職人水準的手作麵包、香濃可口的奶油巧克力花生醬、種類繁多的鮮奶、豆漿、咖啡、奶茶與令人愛不釋手的彩色造型脆片。光看顏色就令人食指大動,再小的小鳥胃都幻化大胃王,平時早餐吃不了一口麵包的妹妹,此時自主吃光一座彩虹小山;吞不下一顆水煮蛋的姐姐,盛滿滿炒蛋搭配剛出爐的小饅頭與珍珠丸,狼吞虎嚥像第一次吃到早餐般眼神亮晶晶的難民,讓人好氣又好笑。無限取用大快朵頤下,想到能無視遲到風險、忘卻煩人公務、推辭無趣家事,只需沉浸在觥籌交織中,食畢將occupied翻轉成finished就能全身而退,不用洗碗善後,拋開謹守的飲食控制,不斷裝填各種迷人又危險的美食──彷彿這是個只需滿足口腹之慾的饗宴天堂,誘惑而美好。

順便觀賞周邊帶小孩的家庭,一邊哺餵母乳、一邊瓶餵配方奶、一手餵副食品、一手啟動3C保母,混亂怒吼輪番上陣。這些真實可愛的風景喚醒我們過去育兒的艱辛:「別笑,妳們小時候也是,把飯吃到頭頂,把湯倒在地板。」姐姐爆笑:「那個小孩到底在幹嘛,不過她可以看汪汪隊欸真好。」妹妹秒回:「我們都不用平板手機,看隔壁桌的就夠了。」爸爸悠悠:「膩了還能轉台。」哈哈哈,光欣賞餐桌上演的趣味人生就足夠精彩,哪還需要甚麼下飯的科技醬菜?

不同餐桌演譯不同人生,情侶對坐自帶粉紅色濾鏡,一家三代別有天倫人情,有時安靜祥和有時混亂嘈雜,我們邊吃喝邊觀察。短短一個多小時的早餐,不僅填飽肚子還餵養心靈,跳脫平日框架,激發創意提問:管教孩子時該如何控制情緒,夫妻間該如何溝通,是否調整飲食讓家人更快樂?換個場域轉換思維,為身心打打牙祭,為心情妝點美麗──從餐桌通往人生,美食穿腸過,反芻幸福中。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九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